一杯咖啡的故事

一杯咖啡的故事

1. Planting咖啡樹種植

我們喝的咖啡豆實際上就是咖啡樹的種子。咖啡樹的種植首先要把咖啡種子置於陰涼的環境中讓它發芽。

這些發芽的幼苗經過頻繁的澆水以及遮陰直到它們長的足夠豐盛,才能夠開始逐漸成長為幼苗。

 

1. Planting咖啡樹種植

 

2. 開花 :

咖啡樹每年約在三月底到四月初開始開花, 其花朵色澤非常亮白芬芳,

花朵在盛開三天後開始凋謝, 花朵本身採自行授粉的方式進行咖啡豆果實的成長。

 

2. 開花 :

 

3. 結果 :

咖啡豆結果期以每年約六至八月會結成一簇簇的咖啡果實,

當果實成長時其顏色會由綠色轉變成黃色後再轉變成紅色,

當果實成熟時其顏色為紅黑色, 此時就可以準備採收了。

 

3. 結果 :

Hands that are picking coffee beans from the coffee tree Free Photo

 

4. 採收 : 

成熟的咖啡果實很像櫻桃果實, 會透出光亮並帶有些許的暗紅色

4. 採收 : 

 

5. 去皮 :

將咖啡果去掉外面的果皮和本身的果肉,所得到果核中的種子就是我們所說的咖啡豆。
 

5. 去皮 :

 


6. 生豆的製程處理 

將咖啡果去掉外面的果皮和本身的果肉,所得到果核中的種子就是我們所說的咖啡豆。

咖啡樹要歷經大約5年的成長後,才會結果並進行採收採收下來的果實就被稱作是咖啡櫻桃


去除果皮和果肉就形成生豆, 而在處理生豆的不同方法,也會影響到咖啡的風味

 

 

 

6-1 水洗法 

去除果皮果肉及黏膜,將咖啡豆洗到光滑潔淨,
這時咖啡豆含水率達50%,必須加以乾燥,使含水率降到12%,經過水洗處理會使咖啡豆風味較乾淨,不會帶有太多雜味。
呈現酸香味的咖啡豆,大多數都會採用水洗法。
水洗法處理的咖啡豆有不錯的醇味,高度的香氣和活潑的酸味。

 

6-2 日曬法 


 

果實在採摘之後不經處理便開始日曬乾燥過程,這是現存最古老的處理方法,
直接將咖啡櫻桃果實連同果肉以及黏液一同讓陽光日曬乾燥,其咖啡豆具有口感濃郁,
透過熟成發酵,氣味也會相對濃郁,會有更多奔放豐富的味道。

 

6-3 半水洗 / 蜜處理 / 半日曬法 

將咖啡果實先去除果皮與果肉再進行日曬,後再以機器去除果膠與內果皮,
此時的咖啡豆將同時擁有日曬法及水洗法的處理方式,
可以讓咖啡豆的氣味擁有兩者的優點,酸味與甜味均衡。

 

7. 乾燥

咖啡豆經過曝曬一至三周,或用機器烘乾後使咖啡豆的含水率由50%降到12%以下。

 

8. 貯藏 

把乾的種子放在通風乾燥的倉庫,
在入庫前或等到上船前再將「紙皮」與 「銀皮」用機器打磨去殼,這就是咖啡生豆了。

 

9. 烘豆  
對於同一品種的咖啡豆,採用不同的烘焙程度會很大的影響咖啡的風味與口感。
 大多數咖啡豆都是在近400度的高溫下進行烘焙的。烘焙程度大致
可以分為淺焙、中焙、深焙,但咖啡界並無統一標準。


 

EVENT CLOSE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